入秋的江南,暑气消尽,寒冬未至,正是一年当中最清爽宜人的时节。潺潺溪流,轻巧弯延地划过雾色苍茫的平野;两岸橘树遍植成林,一粒粒芬芳的黄果、绿实,像 是地上的点点繁星。空气里弥漫着微润的甘甜,吸引三三两两的水鸟,自在地悠游在汀渚之间。幽静、迷蒙的景境,不正是苏东坡笔底下「一年好景君须记,正是橙 黄橘绿时」的诗情?
诗人爱橘,画家画橘,事实上,中国人对于橘,自古以来就怀抱着特殊的情感。在上古, 屈原将橘视为贞节、节操的象征,还作了篇「橘赋」歌颂它。后来,橘被视为可靠的财富创造者,拥有千株橘树的身价,就如同拥有千户的侯爵一样。在此同时,橘 树的开花、结果,也教历代诗人们不断地为它流连、着迷。于是,橘树入了诗,橘诗又入了画,这一幕江南好景,就在诗人与画家联手下,孕育而生。
赵令穰 陶潜赏菊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
宋 赵令穰 山水人物图 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
本幅为十张纸接成,除第一段为二十五公分外,后九段均大约九十六公分左右。画中景物变化甚多,时而山峰突起,时而河流弯曲。画家运用仰视、平视和俯视等不同角度取景,使起伏的峰峦和层层叠叠的岩壁,以及蜿蜒的河川,因为不同的视点在各个独立的段落裏,产生独特的空间结构。画松树林木笔墨变化非常多;画山石是用大斧劈皴法,而这种技法是从李唐的斧劈皴变化出来。画家以乾枯的笔墨勾画石壁轮廓,再用夹杂着大量水分的笔墨迅速化开,使画面上产生水墨交融,淋漓畅快的感觉。
赵令穰 江村秋晓图卷手卷 绢本水墨 设色 23.7×104.1cm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
元 佚名 仿赵大年老树寒鸦图卷 绢本 26.1×100.6cm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
赵令穰 橙黃橘綠 台北故宫博物馆藏(原)
赵令穰 湖庄清夏图 绢本设色 19.1×161.3cm (美)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
赵令穰 秋塘图 大和文华馆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